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东郭履穿

东郭履穿

此典原指东郭先生贫困饥寒,等候征召。后以此典形容读书人穷困饥寒;也指雪中行走;或用以吟雪。东郭,复姓。齐(今山东泰山以北)人。他久在公车官署等候差事,贫困饥寒,衣服破旧,鞋子不完整。在雪中行走,鞋子有面无底,脚全部踩在地上。过路人讥笑他,东郭先生回答他们说:“谁能穿着鞋子在雪中行走,让人看去,脚上面是鞋子,鞋子下面竟像人的脚呢?”此典又作“步雪履穿”、“履弊”、“东郭履”、“东郭足”、“履迹”、“履下趾”、“贫士履”、“东郭胫”、“郭履”、“履穿东郭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126《滑稽列传·东郭》3208、3209页:“东郭先生久待诏公车(官署。设公车令掌管宫殿中司马门之警卫。凡吏民上书言事和朝廷征召等事都由它管理),贫困饥寒,衣敝(破旧),履不完(不完整;破烂)。行雪中,履有上无下,足尽践地。道中人笑之,东郭先生应之曰:‘谁能履行雪中,令人视之,其上履也,其履下处乃似人足者乎?’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王维《送郑五赴任新都序》:“牵衣时见,步雪履穿,获戾由忠,是贫非病。” 唐·韩愈《喜雪献裴尚书》:“履弊行偏冷,门扃卧更羸。” 唐·李商隐《崔处士》:“雪中东郭履,堂上老菜衣。” 宋·苏轼《谢人见和前篇》之一:“败履尚存东郭足,飞花又舞谪仙檐。” 明·高启《为石城朱氏题梅雪轩》:“履迹谁来东郭朝,笛声不起南楼夜。” 明·王世贞《杜员外述贬》:“雪压履下趾,风欺衣前肘。” 清·顾炎武《京师作》:“足穿贫士履,首戴狂生盎。” 清·归庄《冬至后五日访徐昭法》:“不须鞭策灞桥驴,那怕冻僵东郭胫。” 清·唐孙华《和友人郊字雪诗》:“敝剩苏裘在,穿从郭履嘲。” 清·孙旸《甲寅四月宋寥天少宰特疏荐余》:“瑟向齐门知不好,履穿东郭自安贫。”


【典源】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“东郭先生久待诏公车,贫困饥寒,衣敝,履不完。行雪中,履有上无下,足尽践地。道中人笑之,东郭先生应之曰:‘谁能履行雪中,令人视之,其上履也,其履下处乃似人足者乎?’”

【今译】 汉代东郭先生长久在公车官署等候征召,贫困饥寒,衣服破旧,鞋子也烂了。在雪地里走,鞋子只有鞋面没有鞋底,脚完全踩在泥地上。路上行人笑他,东郭先生却回答说:“谁能够走在雪地里,让别人看起来,上边是鞋,而鞋下边却像人脚呢?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读书人穷困饥寒; 也指雪中行走; 或用以咏雪。

【典形】 步雪履穿、东郭胫、东郭履、东郭先生履、东郭足、郭履、履弊、履穿、履穿东郭、履迹、履下趾、贫士履、履下穿、敝履雪中藏、希东郭、东郭行、指穿东郭。

【示例】

〔步雪履穿〕唐·王维《送郑五赴任新都序》:“牵衣时见,步雪履穿,获戾由忠,是贫非病。”

〔东郭胫〕 清·归庄《冬至后五日访徐昭法》:“不须鞭策灞桥驴,那怕冻僵东郭胫。”

〔东郭履〕 唐·李商隐《崔处士》:“雪中东郭履,堂上老莱衣。”

〔东郭足〕 宋·苏轼《谢人见和前篇》之一:“败履尚存东郭足,飞花又舞谪仙檐。”

〔郭履〕 清·唐孙华《和友人郊字雪诗》:“敝剩苏裘在,穿从郭履嘲。”

〔履弊〕 唐·韩愈 《喜雪献裴尚书》:“履弊行偏冷,门扃卧更羸。”

〔履穿东郭〕 清·孙旸《甲寅四月宋寥天少宰特疏荐余》:“瑟向齐门知不好,履穿东郭自安贫。”

〔履迹〕 明·高启 《为石城朱氏题梅雪轩》:“履迹谁来东郭朝,笛声不起南楼夜。”

〔履下趾〕 明 ·王世贞 《杜员外述贬》:“雪压履下趾,风欺衣前肘。”

〔贫士履〕 清·顾炎武《京师作》:“足穿贫士履,首戴狂生盎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回天运斗

    犹言旋转乾坤。唐 张鼎《邺城引》:“荡海吞江制中国,回天运斗应南面。”见“回天倒日”。唐·张鼎《邺城引》:“荡海吞江制中国,~应南面。”【词语回天运斗】  成语:回天运斗汉语大词典:回天运斗

  • 齐山客

    源见“齐山诗酒”。指登高能赋诗饮酒之人。宋韩元吉《鹧鸪天.九日登赤松绝顶》词:“老去休惊节物催,菊花端的为君开。携壶幸有齐山客,怀古还如单父台。”【词语齐山客】   汉语大词典:齐山客

  • 易如拾芥

    源见“取青拾芥”。形容极为容易得到。《儿女英雄传》十八回:“要学万人敌,却也易如拾芥。”主谓 芥,小草。容易得像俯身拾取地上的一根小草。形容很轻易,毫不费劲。语本《汉书·夏侯胜传》:“经术苟明,其取青

  • 郑校人

    《孟子.万章上》:“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,子产使校人畜之池。校人烹之,反命曰:‘始舍之,圉圉焉;少则洋洋焉,攸然而逝。’子产曰:‘得其所哉!得其所哉!’”后以“郑校人”喻指对贤者进行欺骗的人。宋张师正

  • 吹皱一池春水

    五代.冯延巳《谒金门》:“风乍起,吹皱一池春水。”《南唐书.冯延巳传》:“延巳有‘风乍起,吹皱一池春水’之句,元宗尝戏延巳曰:‘吹皱一池春水,干卿底事?’”吹皱一池春水,即春风吹过,水面上泛起涟漪。后

  • 象床宝帐

    唐.温庭筠《经五丈原》:“铁马云雕共绝尘,柳营高压汉宫春。天清杀气屯关右,夜半妖星照渭滨。下国卧龙空寤主,中原得鹿不由人。象床宝帐无言语,从此谯周是老臣。”象床宝帐,指诸葛亮祠庙神龛中的陈设。后以此咏

  • 磻溪叟

    同“磻溪老”。借指钓翁。唐杜牧《早秋客舍》诗:“不及磻溪叟,身闲长自由。”【词语磻溪叟】   汉语大词典:磻溪叟

  • 言提其耳

    言:语助词。 提着别人耳朵叮嘱。 表示恳切教诲。语出《诗.大雅.抑》:“匪面命之,言提其耳。”《后汉书.杜林传》注引《东观记》:“尧远于汉,民不晓信,言提其耳,终不悦谕。”晋.葛洪《抱朴子.勤求》

  • 伴白云

    源见“白云心”。指隐居或僧道生活。宋 吴千能《水调歌头.澹氏人安在》词:“一床一枕,依然犹伴白云闲。”

  • 莫愁艇子

    《乐府诗.莫愁乐》:“莫愁在何处?莫愁石城西。艇子打两桨,催送莫愁来。”这首诗是写石城歌女莫愁的爱人正急切地等待莫愁划着小艇到来,愉快地相会。后世诗人常借此事,吟咏抒发爱情的离合悲欢情怀。唐.李商隐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