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左传.哀公十一年》载:齐 鲁交战,鲁儿童汪踦抗敌牺牲。孔子曰:“能执干戈以卫社稷,可无殇也。”于是破格以成人礼葬之。殇,杨伯峻注:“未成人而死,其丧服降于成人。”踦,或作锜。后以“汪踦卫国”称扬儿童
源见“乘槎”。谓出使远征。元 孛罗御史《一枝花.辞官》套曲:“胜潘岳河阳种花,笑张骞河汉乘槎。”
同“玉石俱焚”。北齐 邢卲《广平王碑文》:“群飞在辰,横流俱及。山崩川竭,星陨日销。昆岳既毁,玉石俱烬。”见“玉石俱焚”。烬,烧毁。北齐·邢子才《广平王碑文》:“山崩川斗,星霣日销,昆岳既毁,~。”【
源见“三釜养”。谓孝养父母。宋王令《送庭老罢尉金坛》诗:“莫叹一官淹圣代,聊将三釜慰慈亲。”
明末一大疑案。发生于万历三十一年(1603年)。明神宗朱翊钧(年号万历,1573-1620年在位)皇后无子,王恭妃生子常洛,为皇长子,后郑贵妃生子常洵。郑妃得宠,神宗有意立其子为嗣,故迟迟不立长子常洛
旧题汉.班固撰《汉武故事》:“(胶东王)数岁,长公主嫖抱置膝上,问曰:‘儿欲得妇不?’胶东王曰:‘欲得妇。’长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,皆云不用。末指其女问曰:‘阿娇好不?’于是乃笑对曰:‘好!若得阿娇作妇
源见“丝幕牵红”。谓深闺待字。明高明《琵琶记.奉旨招婿》:“红楼此日,红丝待选,须教红叶传情。”主谓 指为女儿选择夫婿。语本五代·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·牵红丝娶妇》:“郭元振少时,美风姿有才艺,宰相张
同“脱靴㈠”。《醉醒石》七回:“离任时,也毕竟寻几个游花百姓,脱靴挽留。”
源见“弹冠相庆”。又《楚辞.渔父》:“新沐者必弹冠,新浴者必振衣。”喻将欲出仕。《后汉书.李固传》:“是以岩穴幽人,智术之士,弹冠振衣,乐欲为用,四海欣然,归服圣德。”并列 弹去帽子、衣服上的灰尘。后
齿:年齿。在乡里中尊重年高者。《孟子.公孙丑下》:“朝廷莫如爵,乡党莫如齿,辅世长民莫如德。”又《庄子.天道》:“宗庙尚亲,朝廷尚尊,乡党尚齿,行事尚贤,大道之序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