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沧海桑田”。唐张九龄《经江宁览旧迹至玄武湖》诗:“桑田东海变,麋鹿姑苏游。”
《诗经.召南.摽有梅》(有:语助词):“摽(音biào)有梅,其实七兮;求我庶士(指国君以外卿大夫及士诸掌事者),迨其吉兮。”摽,掉落。梅子成熟时,自然落地。相传周时,女子到结婚年龄,便都及时出嫁。后
《荀子.赋》:“闾娵、子奢,莫之媒也。嫫母、力父,是之喜也。”唐.杨倞注:“嫫母,丑女,黄帝时人。”《淮南子.说山训》:“嫫母有所美。”东汉.高诱注:“姆母,古之丑女,而行贞正,故曰有所美。”传说黄帝
源见“成都卖卜”。谓占卜。唐李白《送友人入蜀》诗:“升沉应已定,不必问君平。”宋张耒《冬至后三日》诗:“穷通付吾道,不复问君平。”
源见“渭滨垂钓”。指渭水。唐苏颋《扈从温泉同紫微黄门群公泛渭川得齐字》诗:“近临钧石地,遥指钓璜溪。”【词语钓璜溪】 汉语大词典:钓璜溪
形容混乱的样子。《景德传灯录.道匡禅师》:“问如何是佛法大意,师曰:‘七颠八倒。’”元末明初施耐庵《水浒》第二十四回:“小人先妻,是微末出身,却倒百伶百俐,是件件都替的小人;如今不幸他殁了,已得三年,
图:谋求。振奋精神,力求治理好国家。宋.邵博《闻见后录》卷二三:“熙宁中,王介甫初参大政,神考方厉精图治。”亦作“厉精求治”。《新唐书.魏知古等传赞》:“观玄宗开元时,厉精求治,元老魁旧,动所尊惮,故
《北史.献文六王传.彭城王勰传》附《元韶传》:“齐天宝元年,降爵为县公。韶性行温裕,以高氏婿,颇受时宠。能自谦退,临人有惠政,好儒学,礼致才彦,爱林泉,修第宅华而不侈。文宣帝剃韶鬓须,加以粉黛,衣妇人
同“项庄舞剑,意在沛公”。李大钊《国民之薪胆》:“盖项庄之剑,志在沛公,青岛之用兵,不在报德之前仇,非在履英之盟约,殆欲借端以树兵威于我大陆,作强暴要索之先声耳。”见“项庄舞剑,意在沛公”。李大钊《国
源见“黄粱梦”。喻沉迷于虚幻的人生富贵。清袁枚《题沈凡民兰亭卷子》诗之四:“黄粱入梦刚三鼓,白首同归又二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