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不学无术

不学无术

汉书》作者班固对西汉大臣霍光有这样的评价:霍光处于接受汉武帝遗诏决定废立皇帝的关键地位,面临安危存亡的紧要关头,却不动摇屈服,于是使国家政局得到扶正,使社会秩序得到安定。辅佐年幼的汉昭帝,迎立汉宣帝,霍光作为辅导和协助帝王的辅宰之臣,其功勋可与历史上辅佐幼主周成王的周公(姬旦)、辅佐商君的阿衡(伊尹)相比。但是霍光不能学古,故所行不合道术。后以“不学无术”为典,称人没有学问,见识浅陋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68《霍光金日碑传·赞》2967页:“(霍光)处废置之际,临大节而不可夺,遂匡国家,安社稷,拥昭立宣,光为师保,虽周公、阿衡(伊尹官号),何以加此!然光不学亡术,暗于大理。”

【例句】:

北周·庾信《答赵王启》:“信不学无术,本分泥沉。” 唐·李德裕《汉昭论》:“霍光不学无术,未称其德,然轻徭薄赋,与人休息,匈奴和亲,百姓充实,议盐铁而罢榷酤,亦信任忠臣之效。” 元·脱脱《宋史·寇准传》:“张咏将去,(寇)准送之郊,问曰:‘何以教准?’咏徐曰:‘《霍光传》不可不读也。’准莫谕其意,归取其传读之,至‘不学无术’,笑曰:‘此张公谓我矣。’”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56回:“此时制台正想振作有为,都说他的人是个好的,只可惜了一件,是犯了‘不学无术’四个字的毛病。”


并列 没有学问,没有本领。语本《汉书·霍光传赞》:“然光不学亡术,暗于大理。”肖达《身在苍烟落照间》:“你什么也不是,要是所里搞下岗,第一个就是你这种~的大混子。”△贬义。用于描写人愚蠢。→胸无点墨 目不识丁 ↔八斗之才才高八斗 学富五车 真才实学 立地书橱两脚书橱


解释本指霍光不向古人学习,因此所作所为不合道统。后用来形容不喜欢学习,从而缺乏学问、本领。

出处汉书·霍光传》:“然光不学亡术,暗于大理,阴妻邪谋,立女为后,湛溺盈溢之欲,以增颠覆之祸,死财三年,宗族诛夷,哀哉!”

霍光是西汉著名将领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,他跟随汉武帝近三十年,是武帝的重要谋臣。他忠于汉室,老成持重,果敢善断,知人善任。汉武帝死后,他受命为汉昭帝的辅政大臣,执掌汉室最高权力近二十年,为汉室的安定和中兴建立了功勋,成为西汉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政治人物,位列麒麟阁西汉十一位名臣之首。霍光本人十分注意自身的修养,但他不能教育好自己的妻女宗族,为霍氏家族留下了祸根。

汉昭帝没有儿子,因此他死后霍光将长期生活于民间的汉武帝的曾孙刘病已立为皇帝,这就是汉宣帝。汉宣帝在民间时,已娶了小吏的女儿许平君,即位后,大臣们都建议立霍光的女儿霍成君为皇后,但宣帝坚持立许平君为皇后。霍光的妻子一直想让自己的女儿成为皇后,便买通御医,在宣帝即位三年后毒死了许皇后,立霍成君为皇后。三年后,霍光病死。但霍氏一门依仗皇后和皇太后的关系,一如既往地骄奢放纵。宣帝逐渐剥夺霍氏的权力,引起他们的不满,密谋发动政变,结果计划泄露,霍氏遭到灭族。

班固在评论霍光时说:“他拥立昭帝、宣帝,对汉朝的贡献很大,即使周公、伊尹那样的人,也不能超越他。然而霍光不师法古人,没有策略,不明大理,庇护妻子的邪恶阴谋,立女儿为皇后,沉溺于权力之中,而导致了覆灭的灾祸。他死后才三年,家族就被诛灭,真是可悲啊。”

例句

在现代化的社会里,不学无术、没有专长的人是很难有发展机会的。


【词语不学无术】  成语:不学无术汉语词典:不学无术

猜你喜欢

  • 践阼

    《礼记.曲礼下》:“践阼,临祭祀,内事曰孝王某,外事曰嗣王某。”指天子新即位,升宗庙东阶以主祭。后因以“践阼”谓即位,登基。《史记.鲁周公世家》:“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,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。

  • 拔犀攉象

    犀、象都是巨形兽,这里喻指特异人物。整句比喻提拔特出人材。宋代王洋《与丞相论郑武子状》:“敕局数人,其间固有拔犀擢象见称一时者,然而析理精微,旁通注意。鲜如克。”郑武子,名克。

  • 芦中人

    汉.赵晔《吴越春秋.王僚使公子光传》:“子胥既渡,渔父乃视之,有其饥色,乃谓曰:‘子俟我此树下,为子取饷。’渔父去后,子胥疑之,乃潜身于深苇之中。有顷,父来,持麦饭、鲍鱼羹、盎浆,求之树下,不见,因歌

  • 耀蝉

    《荀子.致仕》:“夫耀蝉者,务在明其火,振其树而已。火不明,虽振其树,无益也。今人主有能明其德者,则天下归之,若蝉之归明火也。”后因以“耀蝉”为明主真诚求贤、天下贤士来归的典故。汉贾谊《新书.匈奴》:

  • 衔环结草

    源见“黄雀报”、“结草以报”。喻受恩深重,竭力图报。元秦简夫《东堂老》楔子:“老夫衔环结草之报,断不敢忘。”《警世通言.赵太祖千里送京娘》:“妾今生不能补报大德,死当衔环结草。”见“结草衔环”。《镜花

  • 无下箸处

    箸:筷子。吃饭没有下筷子的地方。形容生活极其奢侈,对饮食百般挑剔。典出晋人何曾之事迹。何曾(199-278年),字颖考,陈国阳夏(今河南太康)人。出身世家大族,曹魏时官至司徒,曾参加司马懿和曹爽争权及

  • 银海雁飞

    《汉书.楚元王传》:“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,下锢三泉,上崇山坟,其高五十余丈,周回五百有余;石椁为游馆,人膏为灯烛,水银为江海,黄金为凫雁。”秦始皇在骊山修造坟墓,其中有用水银做成的江海,黄金制作的凫

  • 碧纱笼句

    同“碧纱笼”。元马熙《摸鱼子》词:“丈夫志不期温饱,愧尔碧纱笼句。”

  • 化履

    源见“卢耽鹤”。形容幻化成仙鹤。唐武三思《仙鹤篇》:“别有闻箫出紫烟,还如化履上青天。”

  • 张博望

    《史记.卫将军骠骑传》附《张骞》:“将军张骞,以使通大夏,还,为校尉。从大将军有功,封为博望侯。后三岁,为将军,出右北平,失期,当斩,赎为庶人。其后使通乌孙,为大行而卒。”西汉.张骞,成固人,建元二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