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三人一龙

三人一龙

三国志.华歆传》“议论持平,终不毁伤人”裴松之注引三国 魏鱼豢《魏略》:“歆与北海邴原管宁俱游学,三人相善。时号三人为一龙,歆为龙头,原为龙腹,宁为龙尾。”后用为三人友善如一体之典。


【典源】 《三国志·魏书·华歆传》裴松之注引 《魏略》 曰:“歆与北海邴原、管宁俱游学,三人相善,时人号三人为一龙,歆为龙头,原为龙腹,宁为龙尾。”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“华歆遇子弟甚整”条注引 《魏略》 曰:“灵帝时 (华歆) 与北海邴原、管宁俱游学相善,时号三人为一龙。谓歆为龙头,宁为龙腹,原为龙尾。”洪亮吉《四史发伏》九:“案时人号三人为一龙,其头腹尾盖以齿之长幼而定。”

【今译】 汉末华歆、管宁、邴原三人为好友,在一起游学读书,当时人称三人为一龙,按照年龄长幼,分别称三人为龙头、龙腹、龙尾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有声名或几人友好并有声名。

【典形】 高名合作龙、管华称一龙、交朋不成龙、龙身、龙头、成龙让邴。

【示例】

〔高名合作龙〕 清·王士禛《咏史小乐府》之五:“邴管持风节,高名合作龙。”

〔管华称一龙〕 清·顾炎武《孙征君以孟冬葬于夏峰》:“淄渑竟谁知? 管华称一龙。”

〔交朋不成龙〕 宋·陆游《绍兴中与陈鲁山等同游禹庙》:“乡国归来浑似鹤,交朋零落不成龙。”

〔龙身〕 清·黄遵宪《己亥续怀人方》之十七:“编到沅湘耆旧录,难为君称作龙身。”

〔龙头〕 唐·罗隐《寄礼部郑员外》:“班资冠鸡舌,人品压龙头。”


【词语三人一龙】  成语:三人一龙汉语词典:三人一龙

猜你喜欢

  • 共工触天柱

    同“共工触柱”。清 丘逢甲《杂诗》之二:“共工触天柱,西北遂倾坠。”

  • 鱼吹细浪

    源见“瓠巴鼓瑟”。形容乐声美妙动听。唐杜甫《城西陂泛舟》诗:“鱼吹细浪摇歌扇,燕蹴飞花落舞筵。

  • 不敢当

    《庄子.让王》:“大王反国,非臣之功,故不敢当其赏。”后因以“不敢当”表示对他人给予自己的信任、赞许、接待等承当不起。多用作谦词。《吕氏春秋.审应》:“公子食我至于魏,见魏王曰:‘大国命弊邑封郑之后,

  • 玉润

    源见“冰清玉润”。美称女婿。唐白居易《得乙女将嫁于丁既纳币而乙悔丁诉之乙云未立婚书》判词:“请从玉润之诉,无过桃夭之时。”同“玉温”。《梁书.刘遵传》:“其孝友淳深,立身贞固,内含玉润,外表澜清。”【

  • 庾悦吝子鹅

    《宋书.庾悦传》:“初(刘)毅家在京日,贫约过常,尝于乡曲士丈夫往东堂共射。时悦为司徒右长史,暂至京,要府州僚佐共出东堂。毅已先至,遣与悦相闻,曰:‘身久踬顿,营一游集甚难。君如意人,无处不可为适,岂

  • 射钩

    《左传.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齐桓公置射钩(射钩宿怨,置不追究),而使管仲相。”《列子.力命篇》:“齐公族多宠,嫡庶并行。国人惧乱。管仲与召忽(他们是公子纠的师傅)奉公子纠奔鲁,鲍叔牙(齐大夫)奉公子小白

  • 解狐荐仇

    《韩非子.外储说左下》:“解狐荐其仇于简主(赵简子,名鞅,春秋后期晋大夫,实为晋国执政者)以为相。其仇以为幸且释己也,乃因往拜谢。狐乃引弓迎而射之,曰:‘夫荐汝,公也,以汝能当之也。夫仇汝,吾私怨也,

  • 楚人钳

    源见“楚筵辞醴”。借指被暴君囚禁,遭受屈辱。宋王安石《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》之一:“遐追商洛翁,秦火不能炎。近慕楚穆生,竟脱楚人钳。”【词语楚人钳】   汉语大词典:楚人钳

  • 忘年至好

    同“忘年交”。清 遯庐《童子军》六出:“自从遇俺旧学生葛天常,意合情投,便做了忘年至好。”

  • 荐梦

    同“荐枕席”。《太平广记》四九一引唐皇甫枚《非烟传》:“联云不及于秦台,荐梦尚遥于楚岫。”明徐渭《铜雀妓》诗:“荐梦无云雨,留香别绮罗。”【词语荐梦】   汉语大词典:荐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