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北周书.樊深传》:“深性好学,老而不倦,朝暮还往,常据鞍读书,至马惊坠地,损折肢体,终亦不改。”又《渊鉴类函.驴三》:“江邻几调蓝山尉,骑驴赴官,每据鞍读书,至迷失道,家人求之,乃觉。”后以此用为勤
唐杜甫《饮中八仙歌》:“汝阳三斗始朝天,道逢曲车口流涎,恨不移封到酒泉。”后以“流涎曲车”形容酒徒对酒之贪。宋王之道《浣溪沙》词:“体粟须烦鼎力苏,流涎正值曲盈车。”
鼾声。宋代陶穀《清异录》:“华山真人陈抟隐于睡。冯翊羽士寇朝一尝学真人,惟得睡之崖略……郡南刘垂范往谒,其徒以睡告。垂范坐寝外,闻齁鼾之声雄美可听,退而告人曰:‘寇先生睡中有乐,乃华胥调双门曲也。’”
《史记.郦生陆贾列传》:“〔项羽〕为人刻印,刓而不能授。”谓项羽摩挲侯印,不忍授人。后以“刓印”谓吝于爵赏。晋左思《魏都赋》:“朝无刓印,国无费留。”【词语刓印】 汉语大词典:刓印
源见“雉坛”。指结交相见所执之礼品。王闿运《上征赋》:“倾邵叟之雅望兮,托雉?(同贽)以纳交。”独应《论文章之意义暨及使命因及中国近时论文之失》:“虽有文章,犹之雉贽,于己无与,更何与于人。”【词语雉
晋陶潜《和刘柴桑》:“弱女虽非男,慰情聊胜无。”原为宽慰柴桑令刘程元生女未生男之语,后当作生女自慰之言。沈昌直《丁已消夏杂吟》之十二:“有女垂髫方十四,读书差喜未模糊。偶将诗句教吟咏,亦是慰情聊胜无。
《新唐书.王绩传》:“仲长子光者,亦隐者也。无妻子,结庐北渚,凡三十年,非其力不食。绩爱其真,徙与相近。子光瘖,未尝交语,与对酌酒,欢甚。”子光虽然不能说话,但其品德十分高尚,王绩愿意和他接近,对坐饮
同“敢怒而不敢言”。宋邓牧《伯牙琴.吏道》:“吏无避忌,白昼肆行,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,敢怒而不敢诛。”并列怨,怨恨,极不满。内心怨恨或不满,但不敢说出。宋·邓牧《伯牙琴·吏道》:“吏无避忌,白昼肆行,
源见“南陔”。指孝子。宋王禹偁《送赵令公西京留守》诗:“趋庭采兰子,投刺茹芝翁。”【词语采兰子】 汉语大词典:采兰子
《左传.宣公十二年》:“冬,楚子(楚庄公)伐萧(春秋时宋国附庸有萧国)。……申公巫臣(巫臣为申县之尹,故称申公)曰:‘师人多寒。’王巡三军,拊(通抚)而勉之,三军之士,皆如挟纩(挟,披。纩,音kuà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