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一以当百

一以当百

当:抵挡。用一个去抵挡一百个,用以比喻拚尽死力地去英勇战斗。刘永福(1837-1917年),本名义,字渊亭,原籍广东钦州(今属广西钦州市)人,迁居广西上思(今广西上思县)。雇工出身,曾参加吴凌云领导的广西天地会起义。太平天国失败后,他在广西、云南边境组织黑旗军,抗击清军。后退入越南境内,开山辟林,聚众耕牧,坚持斗争。法国侵略越南,他应越南政府邀请,于1873年、1883年两次大败法军,击杀法将安邺、李维业。曾收复河内。法、越议和,清内阁学士廖寿恒向清德宗光绪帝上奏条陈:分析法国、越南战争及和谈等各种情况,并认为“我清朝目前虽未与法国直接交兵打仗,但是刘永福应越南政府邀请抗法,不能不为越南守卫疆土,所以近来我们暗中帮助黑旗军刘永福,他几次对法军作战都获得胜利,法国人无可奈何,于是又假托说派法军来是为了保护越南的。刘永福及所领导的黑旗军听了都非常愤怒、气满胸膛,这时如果奉到皇帝颁发命令去与法国侵略军开战,黑旗军将士都能以一个去抵挡法军一百个,拚尽死力地去英勇奋战。这样一来,那就会使我国云南、广东的边防祸患稍稍缓解;就是越南、法国的兵战争端也可以收敛或停止。”皇帝对此奏章也深为感动。不久,法军向驻越清军进攻,挑起中法战争,刘永福及黑旗军受清政府收编,参加抗法。刘永福率领黑旗军在临洮(īáo桃)(越南境内)大败法军,牵制了法军,支援了冯子材在镇南关(今广西友谊关)抗法大捷。战后,刘永福任南澳镇(今广东南澳县)总兵。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后,他被调往台湾驻防。1895年清政府割让台湾,刘永福领导当地军民反对割台斗争,多次打击日本侵略者,终因弹尽粮绝、孤军无援,他打不了只得走,乘外轮逃回大陆。1911年辛亥革命,广东独立,刘永福被推为广东民团总长,后辞职回籍。1915年,他发电报坚决反对袁世凯和日本签订的《二十一条》,倡议组织义勇队抗日。不久病逝。

【出典】:

清史稿》卷439《廖寿恒传》12400、12401页:“寿恒复上疏言:‘……盖我不与法构兵,永福不能不为越守土,故迩来阴助黑旗,屡战皆捷。法人不得已,乃托言保护。永福忿懑(fèn mèn份闷,愤怒生气)填胸,苟奉诏书,无不一以当百。如此,则滇、粤之边患稍纾,越、法之兵端可戢(jí集,收敛;停止)。’……”

【例句】:

毛泽东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》:“新原则和这相反:‘以一当十,以十当百,勇猛果敢,乘胜直追。’”(新原则:指当时“左”倾机会主义者提出的军事原则)


主谓 一人抵过百人,形容异常勇猛。语本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:“使彼罢弊先弱守于主,必一而当十,十而当百,百而当千。”清·夏燮《中西纪事·海疆殉难记上》:“夷兵再却再进,我军无不~,自辰至申,饥不得食,渴不得饮,誓死格斗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打仗方面。


【词语一以当百】  成语:一以当百汉语词典:一以当百

猜你喜欢

  • 宗子图

    源见“卧游宗炳”。指山水画。明吴应箕《陈水部园亭》诗:“移指愚公谷,游堪宗子图。”

  • 孟宗笋

    同“孟宗泣笋”。清吴锡麒《水仙子.归兴》曲:“孟宗笋已雪中萌,潘岳舆能花下从,茅容鸡惯田间供。”

  • 音书凭过雁

    源见“雁足书”。谓凭借信使传送音讯。宋李清照《蝶恋花》词之一:“好把音书凭过雁,东莱不似蓬莱远。”

  • 报施

    《左传.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报者倦矣,施者未厌。”杜预注:“施,功劳也,有劳则望报过甚。”后以“报施”谓报答,赐予。《史记.伯夷列传》:“天之报施善人,其何如哉?”唐柳宗元《睢阳庙碑》:“恩加而感,则报

  • 五狗

    参见:三思五狗【词语五狗】   汉语大词典:五狗

  • 一齐众楚

    同“一傅众咻”。明王守仁《与辰中诸生书》:“绝学之馀,求道者少,一齐众楚,最易摇夺。”见“一傅众咻”。明·王守仁《与辰中诸生书》:“绝学之馀,求道者少,~,最易摇夺。”【词语一齐众楚】  成语:一齐众

  • 机不可失

    机:时机、机会。形容机会难得,不能错过。范晔(398-445年),字蔚宗,顺阳(今河南淅川东南)人。少好学,博涉经史,善为文章,年十七,为彭城王义康冠军参军。后由于在彭城太妃死时,喝酒并听挽歌以为乐,

  • 对屠门而大嚼

    见“过屠门而大嚼”。【词语对屠门而大嚼】  成语:对屠门而大嚼汉语大词典:对屠门而大嚼

  • 问牛知马

    《汉书.赵广汉传》:“钩距者,设欲知马贾(价),则先问狗,已问羊,又问牛,然后及马,参伍其贾(价),以类相准,则知马之贵贱,不失实矣。”“问牛知马”比喻从侧面推究,得以明白事实真相。南朝陈.徐陵《晋陵

  • 丸鼓

    丸鼓:连续投掷铜丸击鼓,形成节拍不同的鼓声。典出自《汉书·史丹传》。史丹字君仲,原是鲁国(今山东曲阜)人,后迁移到杜陵(今陕西西安东南)。在汉元帝当太子时,史丹因父亲史高(任汉宣帝朝的大司马车骑将军)